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格物致和,德植生科”学院精神,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2名教师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研究生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研究生样板支部”;女教师“绿叶先锋”团队获批“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全省2所高校)和“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称号”;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获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期全省唯一),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获批“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全校唯一),新增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司党委获批学校“标杆学院建设单位”,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年获评学校业务、党建思政和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一、党的建设引领事业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抓好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制度,落实理论学习“三项机制”。健全完善公司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全国样板支部建设为抓手,巩固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五个到位”。统筹推进党建、意识形态、安全发展、党风廉政建设 “四项责任制”落实。创建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编著《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和《高公司党日活动探索与实践》,发表党建论文22篇。本科支部获评全省“追寻红色印记,坚守初心使命”作品征集三等奖;烟台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以优秀等次结题。
——聚焦涵养政治生态,抓好治理能力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十位一体”“1135”大思政工作体系,打造“板凳思政”“沉浸式思政”。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精品化”、“品牌化”建设,推行“一课一案”特色教学方案,打造生物学科“思政金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突发敏感舆情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阵地建设管理,落实“一会一报”和“一事一报”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八度”打造楼宇文化。举办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举行教师“荣休仪式”,对满30年教龄教师予以表彰。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增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新华网、大众日报、中国教育在线等主流媒体予以报导。出版《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实践与探索》等著作4部,《生物化学》思政教学在“新华思政”平台展播。
——打造“四同”工程,构建学院统战新格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统战工作的提质增效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王晓洁教授,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实现成果转移转化300多万元。她的“推动地方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8份提案,得到了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多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太阳成集团tyc234cc经理张兴晓教授积极推进校地合作,科研成果实现经济效益累计超20亿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带领团队研制快速简便诊断试剂盒,获评“烟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担当作为标兵”和“烟台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邹宁教授以“把海洋当粮田,将沙漠变粮仓”为己任,先后研制7代光生物反应器,攻克光生物反应器放大的瓶颈,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水产养殖农户累计增收超2亿元。
二、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
——坚持质量建院,以本为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学生“厚基础、强技能、善创新”能力培养。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新增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1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1项。新增省一流本科课程3项、省级优秀教师1名。建成胶东规模最大动植物标本馆,打造胶东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本科生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289项,获省师范类高校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获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10000米竞走冠军、5000米竞走亚军;发表省级以上一作论文9篇,获首位专利1项。获批大学生双创计划国家级84项,“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竞赛国家奖5项,省特等奖7项。
——坚持学科立院,强化平台建设,构建本硕贯通式学科专业体系,团队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取得新进展。生物学通过山东省学科硕士授权点合格评估,并获批学校“山东省高水平团队建设扶持储备学科”。十三五末在校研究生数达到107人,人数比十二五增幅达72.5%,新增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与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和招生数量实现五连增,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46篇,其中SCI一区或top论文7篇,SCI二区论文10篇;研究生参加酿酒葡萄精细化种植及葡萄酒酿造技术创新国际学术论坛、“一带一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全国自然地理学大会、中国鸟类学大会、中国生态学大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0余人次,做口头报告、墙报展讲12次,会议论文获奖2次,获省级以上综合奖励特等奖10余项、一等奖60余项。获批十三五“山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原应用生物技术)”,新增“山东省养殖环境控制工程实验室”(实现了公司省级工程实验室的重大突破)、全校“山东省高等学校宠物疫苗研究中心”、“烟台市生物发酵与分离工程实验室”、“烟台市动物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等4个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积极组建“黄河中下游宠物传染病时空传播与公共卫生协同创新中心”,全力申报省高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设备总值4860余万元。
——坚持人才强院,引育结合,打造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引进“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引进各级各类优秀博士19人,柔性引进国家人才工程专家1人,新增烟台市双百计划1人。现有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博士55人,博士比例达到85%。拥有国家人才工程专家、“楚天学者”各1人,省突贡专家2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烟台市“双百计划”特聘专家2人,济南市泉城学者1人,科研创新团队8个,省青创团队 1个。
三、科研教学彰显特色
——坚持科研兴院,以培育高水平成果,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7项,总经费2700余万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获得科技成果转让23项,直接收益1000余万元。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38篇,其中A类以上156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
——办学质量和办学影响力提升。生物科学中美合作本科教育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的合作办学项目年度评估;获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期全省唯一),2022年实现顺利招生;承办“齐鲁国际讲堂-葡萄栽培技术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学术活动5次;承办山东省人社厅高级研修班3次,培训畜牧产品安全、特医食品、微藻养殖生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对山东区域性经济发展和专业人才能力提升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统筹社会力量办学取得重大突破。与绿叶生命科学集团共建“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2021年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获批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全校唯一)。学院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000余万元,为地方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
四、人才培养凸显办学成效
“绿叶精神”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真实写照,“马扎精神”成为学风建设靓丽风景。毕业生深造率历年在60%以上,就业率98%以上,名列全校前列;30%以上毕业生到齐鲁制药、石药集团等大型企业就职,生动践行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人才培养总要求。